2018-12-25
导读: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将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更多地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发,加快向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这给金融科技行业带来重要市场机遇。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做客《直面掌门人》,讲述智慧金融的故事。
《直面掌门人》是由上海证券报和约珥传媒合力打造的财经人物深度访谈类节目,汇聚有创新力、影响力、领导力、前瞻力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掌门人。
恒银金融的业务和每个人的钱相关,既关系到钱的安全也关系到钱的存取。请江董简单介绍一下,恒银金融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过去百姓进入到银行的网点,面对的都是柜员。未来的网点可能更多的是智能设备,恒银金融是提供机器解放人过程中设备和服务的金融科技企业。
金融设备技术的重要性
当年选择做金融自助设备,其实是赚个苦力钱。相关市场技术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想要自主创新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要啃这块硬骨头?
公司最早是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和存取款机。在十几年前,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的只有国外的几家公司。这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的采购设备是非常贵的,巨大的利润被国外的厂商掠取;第二,金融安全,这些技术如果不掌握在我们手里,如果有人在这些设备稍做手脚,取一出十,将对我们金融秩序、金融安全造成巨大影响,这是核心命脉的问题。
二次创业,“稳”与“梦”的抉择
在十年之前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二次创业应该也是付出了很多,您是如何坚持的?
2007年恒宝股份上市,我当时是恒宝股份的二股东,也是总裁。基本上实现了财务自由,生活吃穿肯定不愁。本来是可以稍微休息调整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恒银金融这个项目。开始所有人都反对,朋友、亲戚、家人,因为投入一个创业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投入巨大的时间、还有很多的资金,而且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当时,我低价减持了部分恒宝的股票,为了贷款,我把家里的房产等都进行了抵押,而且签了无限连带责任。爱人很不能理解,一气之下带着小孩还出国待了两年。确实压力很大,但我当时想的是,生活、金钱是一方面,人活这一辈子,还有一些事业的追求,还要留下什么。我觉得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史上,在我们的银行的现金类设备的国产化史上能够留下我们书写的一笔,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骄傲。现在看来应该已经写下了,未来怎么写,我们未来再看。
恒银金融在创立初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这里面你印象最深刻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创业之初,应该说困难很多,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组建团队。公司由于战略的原因从北京迁到天津,原来一百多人到了天津稳定下来只剩十来个人。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09年,我们当时搬的那天下着鹅毛大雪,我们这么多车从北京搬过来,但是由于抢时间窗户玻璃还没有完全安好,所以当时雪花从外面飘进来,大家碗里有水,隔了夜,第二天都会冻成冰坨,还要去工地上厕所,戴着安全帽。冷,每人发了军大衣、“小太阳”,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大家能够坚持下来,所以现在留下来这十个员工,都成长为我们的核心骨干。
业务多模块,“上”与“下”的求索
从最初的研发,到现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技术应用,这些自主研发难题公司是怎么攻克的?因为研发就意味着巨额投入,你对研发的投入产出比又是怎么看的?
公司从成立之初,一直坚持几点,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坚持恒银用自主的品牌,这一点到现在来看是非常正确的。第二个,一直坚持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如果当时一直跟国外合作伙伴来合作,可能短期内能有很好的销售表现,也有利润,但是也不会有今天的这个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实际上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机芯的核心技术,这个而且在我们很多指标上领先于世界上其它的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是排斥跟别人合作,只是在我们跟国外的先进的公司,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有话语权了,优势条件更明显了,更加自如了。我一直在公司里面跟大家强调,现在我们这个行业怎么能够适应趋势,把这些新的科技在我们行业里面创造应用的场景。比如说人工智能各个行业都可以应用,我们怎么把人工智能应用于金融的零售金融的网点,包括大数据、包括生物识别的技术,它可以应用金融的安全等。这才是技术发挥到极至的地方,如果没有适应趋势的变化我觉得可能企业的路会越走越窄。第三个,有关研发的投入,我们持续这么多年基本保持研发在6%左右的投入,我觉得我们已经尽了很大努力。这个研发投入要考虑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如果追求短期利益,可能研发投入不会这么多,那么企业就没有持续的发展和创新。所以我觉得我们前期的投入在现在甚至在未来会逐渐地释放出来,为恒银的下一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未来网点业态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很多的金融业务在我们手机端、移动端都可以去完成。那这个对于我们恒银金融原来的业务肯定是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我们看到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利润,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面对这种大环境对于企业的冲击,或者机遇,你是怎么看的 ?
首先,现在现金使用在大量地减少,中国的移动支付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应用很广泛导致银行对于现金设备的需求在减少,同时由于竞争在加剧,价格也在下降,利润也在下滑。综合导致现金类设备的收入和利润都有所下滑,这是行业的一个趋势。但是这个银行采购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润应当会有一定的提升。第二,银行的这个网点业态是不会变的,未来银行网点一定会越来越小、设备越来越多 、人员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布局越来越合理,网点本身就是资源。现在中国有二十二万八千多个网点,我认为网点总数不会减少。我们为大行做过统计,两万三千个网点,有三千个要做成高大上的智慧银行网点,有一万个要变成综合网点,更加高效,有一万个要变成无人银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智能设备,未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018年4月建设银行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无人银行,从您的这个专业角度上来看“无人”真的能够替代人的服务吗?另外银行网点在智能化方面会有哪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怎样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
建设银行在这个方面确实走在前面,不光是无人银行,而且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在深圳率先推出了无感支付等。现在各个银行都在朝金融科技转型,工商银行也提出口号,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所以这个是大方向不会改变。在网点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提出来叫机器解放人,这么多的银行的从业员工不可能完全替代,过去机器产生是为了帮助人,把人从繁重的劳动解放出来,但是机器不够智能,人要学习机器。下一步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的应用,机器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的机器足够智能,它可以学习人,通过各种交互方式做更复杂的操作。理论上银行的大部分的业务都可以通过机器来替代,这也是未来银行网点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趋势已经确定,企业整个未来的发展思路要跟这种趋势要完全匹配起来。
金融科技这个行业未来的前景会怎样?除了智能化升级之外,公司在业务上有什么样的计划?
金融科技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词,全球都在探索下一步银行业态怎么转型。我们过去做的事是把科技应用于金融行业,其实我们的自主设备不光在银行应用,可以在方方面面应用。现在大量的银医通、公共政务的应用,可以说,自助设备在各行各业都会广泛的应用。对于恒银金融来说第一不能偏离主业。我们是给金融的方方面面服务,不光是设备、软件、硬件还有服务。第二自助设备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把我们以前过去十年,在金融成功应用的案例拓展到其它行业,包括智慧零售、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打造未来生活的一个场景,参与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通过科技手段,通过我们的自助设备,来改变人们生活。
金融服务也能到田间地头
智慧城市需要智慧金融,农村金融市场对智慧金融的需求也同样迫切。恒银金融在惠农助农的设备上又是如何持续耕耘的?
中国城市的银行包括零售业务非常发达,可以说世界领先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这些发达的一面。中国有几百万个自然村,其中有几十万个自然村没有金融服务。我们通过创新,提出了适用于农村使用的金融设备,解决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送到田间地头贫困的农民的身边。不但是有经济效果,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
很多农民工属于年底一次性结付工资,所以年底会出现大量现金的发放,这个过程中,恒银金融有没有相关的智能化的设备可以跟这种需求去匹配起来?
我们在很多的地方提供了大额的现金设备,可以高速的大额的存取设备,大量的现金可以通过设备存起来,带着一张银行卡回到老家。农村又有相应的设备,需要提钱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出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或者说农民工大量的提现金的问题。
行业前景以及公司布局
恒银金融发展历史从我的理解上来讲刚开始可能是追着银行走,到现在就是跟着银行走,未来恒银金融应该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是怎么规划的?
过去十年我们给银行就是提供设备的。银行提标准、提要求,我们给它提供设备 。现在银行业面临着它的网点转型和挑战也很迷茫,也需要和我们这种金融科技的公司共同去探讨怎么应对现在挑战。我们跟一个南方的某大行共同探讨了一款叫现金超柜的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大额的存取款还有转帐交易的问题。通过我们的金融科技手段跟银行一起商量,找解决方案,帮助银行网点转型。未来,首先,可能更多的是我们了解银行的需求,了解银行的业务,提出更多的创新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 ,光有核心技术还不行,恒银必须是一个能够创新应用场景的公司,把现在最现代的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发挥更大的效能,提升金融行业的效率,我们是提供应用场景、行业应用的公司。第三,应当把产品质量、品质做好,恒银要成为一个非常有品质的公司,要发扬工匠精神,树立良好的口碑,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们最近刚刚成立了恒银慈善基金会,开启了恒银企业的向善之门, 发挥好社会责任,把承担社会责任的这种正能量作为我们企业的文化的一部分,更多地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来回馈社会。
地址(ADD):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八道30号
电话(TEL):86-22-24828888 传真(FAX):86-22-24828899 邮箱(EMAIL):cashway@cashwaytech.com
版权所有: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10006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