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603106

中文 EN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新闻中心

人工智能赋能美好未来 智能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2-10-19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迭代,人工智能有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智能化革新,释放发展红利,赋能美好未来要不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动智能科技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

如何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据介绍,截止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

“我们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快建设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继续深化开放合作,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网财经了解到,本次大会吸引了256家参展单位,将展品、技术搬到了云上,全方位地展现了智能科技为各个领域带来的全新变化,全面展示了智能领域高精尖的产品和技术。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十四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通过京津冀地区协同,发挥北京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核心产业发展优势,运用天津和河北丰富的应用场景,形成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循环。

当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355.9亿元,是2013年的1.7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为8.4%。其中,天津地区生产总值15695.1亿元。

新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算力与数据深度融合驱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孟祥飞表示,要加强计算、数据、智能等自主可控数字底座构建,强化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产创新的国内大循环。京津冀区域发展数字经济有显著的产业和政策优势,同时要支持政府可控、社会开放,具有第三方公信力机构的建设。

“天津市将以数字经济联盟成立为契机,更好推动京津冀三地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生态共筑、发展共赢。”天津市委副书记张工说。

智能技术如何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技术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列相关产业,陆续进入到消费者端。智能驾驶汽车、人脸识别技术、语音交互产品等,开始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中。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云”上展厅展示了智慧燃气、车路协同、低碳住宅等智能科技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智能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已逐渐成为现实。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抗击新冠疫情和提高普惠医疗服务。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刘刚认为,数字技术在精准医疗和远程医疗领域的运用,使社会公众能够接受到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医疗服务。

智能科技产业已经融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赋能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力量。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介绍,2021年,天津智能科技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信息服务业比重达到24.8%,比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累计完成产值1847亿元,增加值累计增长9.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634亿元,同比增长15.2%,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推动智能技术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也成为大会热点议题。刘刚表示,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是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使命引导下,深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涌现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

“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各具优势,两者相互作用、深度融合,形成新的质量红利、创新红利和效率红利,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注入动力,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地址(ADD):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八道30号

电话(TEL):86-22-24828888 传真(FAX):86-22-24828899 邮箱(EMAIL):cashway@cashwaytech.com

版权所有: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10006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