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世界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由此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变革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寻找和培育中国新经济增长点,对大力发展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进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许梦博教授认为,数字经济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并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贸易和产业发展进行升级改造,符合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原则,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短板。为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需协调配合,使数字经济充分发挥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打造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具体来说:政府要从国内实际需求出发,强化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向数字化政府转型;加快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文件和相关制度出台;加强我国在国际上对数字经济相关概念、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企业要积极探索新渠道新模式,加强核心技术创新。传统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龙头企业要发挥平台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营造整个产业和产业群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大政企协同力度,提高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社会要形成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新时代、鼓励共享和合作、拒绝垄断与封闭的共同认知和社会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们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知,形成数字经济持久高效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大力培养数字经济方面的创新人才。关注社会上技术弱势群体的数字经济需求,引导全体人民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成果和技术红利。
01、新经济增长点的本质要求
新经济增长点是指具有可观的未来市场需求、有发展潜力、资本和技术密集性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拥有高技术附加值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发掘新经济增长点将带来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衰退产业的振兴,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经济结构出现相应变化,经济实力逐渐提高,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新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又要以市场为基础,即能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内生于市场。同时,还要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因此,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强、生产率及其增长率高是新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
第一,新经济增长点必须以高新技术为支撑。
从产业革命的历史可以发现,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向高级化演进,而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以技术变革为内生动力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渐降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得较快发展。这就要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有效满足产业结构变化催生的潜在市场需求。高新技术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牵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提供了基础保障。基于高新技术的新经济增长点,能够在提高产业附加值的过程中较快地形成支柱产业,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新经济增长点必须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
新经济增长点在推动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具有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繁荣的能力。同时,新经济增长点应该充分吸收其他产业发展成果,反哺自身发展。因此,新经济增长点必须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能与其他产业充分融合,将相关产业集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进而带动整体产业链条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相互吸收发展成果、共同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
第三,新经济增长点必须有显著的生产率及生产率增长率。
新经济增长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其他产业或已有相关产业,并在这些产业的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且起支配作用。同时,新经济增长点的生产率增长率和产业回报率要足够高且能形成良性循环。生产率及生产率增长率高的新经济增长点能充分发挥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可以在社会经济中形成突出地位和带领作用。
02、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然性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数字化产业,也就是一般的数字经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增加值构成了数字经济的数字化产业部分,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
二是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数字化治理,即“智慧治理”,是指在治理过程中,以“智能化”技术手段感知、分析和整合社会运行核心的各项关键信息,并通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协作,对决策及各项社会活动作出智能化的响应,利用海量数据实现对数据的精准分类、深度挖掘、深入分析和有效应用,进而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四是数据价值化,即通过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管理等价值管理,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进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国内发展环境下,数字经济是破除国际技术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合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点。
第一,发展数字经济是世界发展新格局下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赋予全球贸易新的特征,数字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地理距离导致的贸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推动服务的可贸易性,使贸易产品呈现多样化特征。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会削弱劳动力、资源等传统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有可能进一步挤压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的空间,对数据、信息等数字要素的监管也有可能形成新的贸易壁垒。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世界竞争的新格局和新形势,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有效突破关键环节技术瓶颈,主动影响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以获得竞争主导权。
第二,发展数字经济是复杂外部环境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要条件。
数字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第一、二、三产业的特征。由于对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依赖性较小,在传统产业发展受阻的情况下,数字产业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应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利用数据和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升级,如通过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等新型业态的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传统行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发展数字经济是打破内循环障碍的重要途径。
促进内循环提质增效需要解决好国民经济循环中供给与需求的匹配问题,但目前许多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行政区划的限制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阻碍了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挤压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限制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形成。而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是流动性较强的数据及信息,它们能够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实现产业链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聚集和延伸。同时,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有效扩大内需。在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也能长期推动消费模式的转变,在线下消费逐步恢复的同时催生部分服务向线上转移,形成线下线上协同发展的业务模式。
第四,发展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助力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
经典企业理论认为,交易费用是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障碍。现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问题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创业中的交易费用,而数字经济能依托高流动性和灵活的数据生产要素有效降低企业创新和交易费用。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市场环境下,帮助企业有效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做出符合市场发展逻辑和企业自身利益的生产经营决策。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也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创新创业中的各类需求,例如通过金融科技等数字化金融手段,金融机构能够准确识别企业创新创业中的资金需求,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03、打造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当前,我国国内经济正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如何撬动内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将数字经济打造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功能,全面带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
为更好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成为中国新经济增长点,我们认为未来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从国内实际需求出发,强化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向数字化政府转型,加强跨政府部门的协同,推动大数据信息社会化共享,破除区域间行政壁垒,引导区域间数字经济合作,使数字经济的产业链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内聚集和延伸,推动经济增长。
第二,加快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文件和相关制度出台。一方面,通过支持性政策激发数字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积极性,为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支持。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相关内容在权属、定义和界限等许多方面都不够清晰明确,也使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
因此,应根据数字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着重在相关概念、边界等方面进行政策设计和规范,如加快数据资源流通和安全方面的保护政策,明确数据资产合法、合规使用的边界,对数据价值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取舍加以正确的政策引导,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制度框架和监管体系,为数字经济成为我国新经济增长点保驾护航。
第三,分析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数字经济目前在国际中所处的位置和发展阶段,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数字产业发展方向,加强我国在国际上对数字经济相关概念、规则制定的话语权,进而发掘在国际循环中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的机遇,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数字技术的特征和快速发展要求企业一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守住道德底线,树立发展全局、服务全球的眼光和格局,积极探索新渠道新模式,加强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新趋势。数字龙头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平台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营造整个产业和产业群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大政企协同力度,通过企业与政府的良好合作,提高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使企业发展符合国家整体发展趋势和要求,促进行业整体有序健康发展。
社会层面上,要持续探讨和研究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各种改变和问题,形成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新时代、鼓励共享和合作、拒绝垄断与封闭的共同认知和社会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们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知,使人们转变观念,对数字经济发展在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和涉及的价值选择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思考,减少非正式制度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阻碍,形成数字经济持久高效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同时,要大力培养数字经济方面的创新人才,为中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形成有力保障。最后,还要关注社会上技术弱势群体的数字经济需求,引导全体人民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成果和技术红利。
上一条: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下一条:城市智慧治理的发展现状与完善路径
地址(ADD):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八道30号
电话(TEL):86-22-24828888 传真(FAX):86-22-24828899 邮箱(EMAIL):cashway@cashwaytech.com
版权所有: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10006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