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603106

中文 EN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新闻中心

“智慧城市”如何更“智慧”?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

2023-11-29

自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城市”由此孕育而生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实践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开始进入深水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一场关于城市的升级换代已经悄然发生。

11月24日,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峰会在青岛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信息中心、山东省大数据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智慧城市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数字技术和系统领域的企业和研发中心等相关代表,围绕“数创城市 智领未来”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城市对话。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昌恩表示,“新型智慧城市作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数字经济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他分析,当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正从“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智能”向“大模型”为代表的“知识智能”转型,呈现“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新特征。

作为新组建的机构,眼下国家数据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特征,也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说,“我们将把城市作为重要载体,以整体性重塑数字城市体系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融合转型为理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智慧时代,计算力就是生产力,计算力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对算力的价值作出了如上判断。根据分析结果,算力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国家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算力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关键驱动力,城市智慧化也因此迭代焕新。因此,算力几乎可以与城市GDP成正比,与城市发展潜力成正比,与城市繁荣预期成正比。”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更关注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对智慧城市的加持。他表示,随着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跃迁至2.0时代,通用大模型与专有数据训练后的私有模型的新能力组合成为可能。进入生成式阶段,人工智能实现了通用化的AI能力和认知智能的飞跃,实现了海量信息参数化的全量记忆和对任务对话式的理解。由于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应用是否将被改写?单志广称,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出现了两个人类在心智层面的重要特征:智能涌现、智能顿悟,这将是人工智能对全球最大的影响和挑战。

“如果时代进步也要以技术进步为唯一量尺的话,我觉得这不是进步,我们更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才是一个进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则分享了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冷思考。郑磊说,过去十几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智慧失灵”问题,如面对突发应急状况,例如暴雨、洪灾、新冠肺炎疫情时,部分智慧城市系统表现不尽如人意。他认为,究其原因,智慧城市建设只关注了技术,却忽略了“技术”与“人”的互动交流、忽略了建设后的运营效果评估与应急态势管理。

在郑磊看来,“‘智慧’不仅需要机器,还需要‘诗意’和‘灵气’。”特别是我们已经走过了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蜜月期,现在确实到需要反思的一个阶段,如何从技术的“面子”转向民生的“里子”,最终回归到人的尺度,积极探寻和不断丰富以民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让市民真正感受到科技支撑下城市生活的安全和温暖。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同意上述观点。他以其团队创作的“福元宇宙”城市数字交互场景为例,表明团队在进行设计初期,对老百姓的爱好、需求就进行了深度调研。正是在调研之后,团队意外地发现,比起奢华的场面,一碗沙茶面更能让福州人民开心,于是,在“福元宇宙”的场景中,团队将福州富有烟火气的大街小巷进行精密的数字化重构,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看。

如果说,人民的需求是“现实”的层面,那么“虚拟”的层面便是人们的“愿景”。吴志强院士认为,人类所拥有的愿景驱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有有了愿景精准地交往交流,人类才能超越今天,超越现实,架构梦想。

地址(ADD):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八道30号

电话(TEL):86-22-24828888 传真(FAX):86-22-24828899 邮箱(EMAIL):cashway@cashwaytech.com

版权所有: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10006693号